标王 热搜: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公告中心 » 行业新闻
农村发财致富赚钱技能之池塘生态养殖甲鱼技术
 [打印]添加时间:2022-02-11   有效期:不限 至 不限   浏览次数:6490
   池塘生态养殖甲鱼技术
 
  甲鱼营养丰富,味道鲜美,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。
 
  为使人们能够吃到营养和口感俱佳的甲鱼,近年来,我们模仿甲鱼自然生活习性进行甲鱼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试验,取得一些经验,现把养殖技术要点做以总结:
 
  1
 
  池塘基本条件
 
  选择环境幽静,避风向阳,水源充足,水质良好,排灌方便的池塘养殖甲鱼。池塘面积3333~6667m2,东西走向。池底土质为砂壤土,淤泥厚不超过15cm,池底平坦,水深1.5~2.0m。池塘四周用石棉瓦、砖墙或水泥预制板作为防逃墙。防逃墙高度应在100cm左右。每个池塘放置用木板或水泥预制板做成的食台2~3个,也可以在池塘北坡接近水面处放置一些红瓦片,作为甲鱼的简易食台。考虑到甲鱼晒背和休息的需要,每个池要建5~6个用木板或竹片制成的晒台。每个晒台面积2~4m2,将其分散放于向阳处的池塘边。每3333m2池塘需配备3KW的叶轮式增氧机1台。
 
  2
 
  甲鱼放养
 
  选择甲鱼苗种要行动敏捷、体质健壮、无病无伤、规格整齐。放养前做好彻底清塘消毒,培肥水质等工作。当把水质培育成黄绿色或茶褐色时池壁表面上出现的一层生物膜,会减少甲鱼在在攀附游动时擦伤体表的情况发生。
 
  甲鱼苗种的放养时间一般以3月下旬至4月上、中旬晴天时气温、水温都较高的中午为佳。放养时可将装有已消过毒的甲鱼的箱或筐轻轻放到水边,让甲鱼自行爬出,游入水中。
 
  放养密度一般667m2放甲鱼80~120只,规格为100~200g/只。在苗种下塘前,需进行消毒处理,以杀死存在于甲鱼体表的寄生虫或病菌。用10~20mg/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min,或用3%~4%的食盐溶液进行浸浴消毒5~10min。
 
  放养时一定要掌握好池塘中的水温。天气不好,温差过大时,不宜放养。应待温度持续几天平稳、温差不超过2℃时再进行放养。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甲鱼苗种的成活率。
 
  3
 
  科学投喂
 
  当水温上升到18℃左右时甲鱼开始摄食。这时可投喂少量饲料,进行驯化,使甲鱼提早开食,从而延长其生长期。在饲料投喂上,要以动物性饲料(活螺蚬、小杂鱼、动物内脏等)为主,辅以适量植物性饲料(饼类、麸类、南瓜等)和配合饲料。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胡萝卜、青菜、果皮等新鲜果蔬,这些食物可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微量元素。也可以投喂甲鱼配合饲料,要求营养全面,加工工艺良好,促进甲鱼健康生长。
 
  投喂要坚持定时、定量、定质、定位的“四定”原则。投饲量的多少应根据天气情况、水温和甲鱼的摄食强度灵活掌握。量应控制2h内吃完为宜。新鲜动物饲料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量的10%~20%,配合饲料日投喂量则为总重量的5%。上午投喂量应占日投喂量的40%,下午则投60%。投喂的饲料应做到优质新鲜,营养全面,适口性强,易于消化吸收。不管投喂何种饲料,都不能往饲料中添加任何激素、促生长素或抗生素。
 
  春季放养前,可向池塘中投放适量消过毒的螺蚬、河蚌等贝类,让其自然繁殖,作为甲鱼的天然饲料。一般放养密度为250kg/667m2。
 
  4
 
  水质调控
 
  4.1
 
  移植苦草、伊乐藻、水浮莲、水葫芦等绿色植物,以改善水质,使水质保持清新活爽,溶氧充足,肥度适当。同时,它们还可起到为甲鱼防暑降温、隐蔽和做甲鱼饲料的作用。
 
  4.2
 
  定期加水,适当换水。每10天加水一次,每次加水15~20cm。高温季节和水质过浓时要根据池塘水质状况随时换水,以保持水质的清新稳定。每次换水量一般不超过池塘中原有水量的三分之一。
 
  4.3
 
  每20天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进行消毒,每次用量15~20kg/667m2。每月施用光合细菌、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一次,来调节水质。
 
  4.4
 
  适时开增氧机,提高水体溶氧量。晴天中午开增氧机1~2小时,搅水、曝气。阴天、下雨时,由于气压低,也要及时增加开机时间和次数。
 
  4.5
 
  控制好投饵量,以减少饲料对水体环境的破坏。投喂的饲料要控制在甲鱼在2h内能吃完为佳。
 
  5
 
  日常管理
 
  每天应坚持早、晚两次巡塘,检查防逃设施和进、排水口,及时修补漏洞。观察水质,若有异常变化,及时采取调节和改良措施。观察甲鱼的活动、吃食和生长情况,及时调整投饵量。搞好清洁卫生,及时清除塘内的残余饲料。根据水位变化,及时调整晒
 
  台和食台的高度。
 
  甲鱼在气温较高的晴朗天气里有爬到岸上晒背的习惯,而且甲鱼的视力也比较好,很远就能发现移动的东西。受到惊吓时,会很快地跳入水中,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。所以要注意保持池塘四周环境的安静。
 
  高温季节,可在池塘边栽种大叶瓜类作物或搭棚架,为甲鱼遮阴,降温防暑。
 
  6
 
  病害防治
 
  要坚持“无病早防,有病早治,预防为主,防治结合”的原则。除定期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水进行消毒外,对饲料、食台与晒台和生产中所用的工具也要定期消毒。鱼虾、螺蚌肉等饲料在投喂前均要用5%盐水浸洗消毒。食台与晒台每周要用10mg/L的强氯精清洗1次。生产中所用的工具每周要用100mg/L的高锰酸钾浸洗消毒2~3次。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,以增强甲鱼的抗病能力。一般每千克饲料拌入10克的中草药,每隔15天连喂3天,可起到防病作用。若发现甲鱼有病时应及时诊疗,对症下药。切勿盲目滥用药物。药物使用必须符合《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(NY5071—2001)》的规定。甲鱼捕捞前15天应停用任何药物。